2020年9月24日下午,機關黨委研究生院黨支部在綜合一樓研究生院會議室組織部分黨員、干部開展《民法典》專題學習活動。
活動中,首先傳達了黨委宣傳部《關于組織開展<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>學習宣傳周活動的通知》, 要求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為指導,深入學習宣傳《民法典》的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,在實際工作中運用《民法典》知識開展管理工作,提高師生員工法治意識,增強法治素養。并根據通知要求,對有關工作進行了安排和布置。
隨后,大家集體觀看了《民法典公益宣傳片來了》等視頻短片。通過觀看視頻短片,大家認識到《民法典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,是一部固根本、穩預期、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,是一部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性質、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、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民法典,是一部體現對生命健康、財產安全、交易便利、生活幸福、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民法典,是一部具有鮮明中國特色、實踐特色、時代特色的民法典。
*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》小知識*
2020年5月28日下午3時,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閉幕會。出席閉幕會的2886名全國人大代表以2879票贊成、2票反對、5票棄權,表決通過了民法典。這是1949年以來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。
民法典全文共1260條,包括總則編、物權編、合同編、人格權編、婚姻家庭編、繼承編、侵權責任編和附則,是對1949年以來分散民事立法的系統整合、編訂纂修。從生老病死到衣食住行、商品交易,民法典寫盡個體權利密碼,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、市場經濟的基本法、社會學意義上的憲法。其中,人格權獨立成編、在物權編中引入居住權、明確禁止性騷擾等,被認為是中國民法典的亮點。
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,現行《婚姻法》、《繼承法》、《民法通則》、《收養法》、《擔保法》、《合同法》、《物權法》、《侵權責任法》、《民法總則》同步廢止。這部法典的生命力,將在五彩斑斕的社會生活中得到檢驗。
